“王杰民兵班”以“两不怕”精神习武精武
四十年涌现出一百五十六名爆破能手成为“武状元摇篮”
本报讯 何小明、杨剑嵘、特约通讯员刘培胜报道:“来到王杰班,要做武状元!”这个口号在江苏省邳州市“王杰民兵班”已整整叫响了40年。翻开“王杰民兵班”史册,这个班先后涌现出156名爆破能手,135人先后受到省、市、县表彰。日前,南京军区工作组在该市检查民兵工作时,盛赞“王杰民兵班”是“武状元的摇篮”。
40年前,驻军某部班长王杰在组织民兵训练时,用生命之躯掩护了12名参训民兵和专武干部的生命。此后,王杰所带过的民兵班被江苏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王杰民兵班”。40年来,这个班的民兵以王杰为榜样,自觉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实践者。每当新民兵入队,班里做的件事,是组织参观王杰烈士陵园;教的首歌,是《王杰的枪我们扛》;上的堂课,是畅谈做王杰精神的传人、争当训练尖子的决心和打算。民兵刘景齐是个运输个体户,有人问他:在“王杰民兵班”整天晒得黑乎乎图个啥,还是多挣点钱靠得住。而他却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们挣钱少一点,训练苦一点,换来的是国家利益。为了练埋雷硬功,他每天挤出两小时练习挖雷坑,在山地上8分钟能埋设个防坦克地雷,在参加军分区组织的工兵专业考核时,以4个课目100分和1个课目98分的成绩荣获。
为了培养更多的“武状元”,这个班近几年每年整组都要选拔退伍士兵和大学毕业生入队。目前,全班12名民兵中有7人是大专以上学历。“学历高不等于武艺精”,他们加强军事科技学习,定期组织制作军事课件比武、外军兵器知多少小竞赛等活动,打牢现代军事知识基础。民兵曹海峰是名农业技术员,去年夏天参加全市00多人的竞聘上岗时,正值参加上级组织的军事比武。他白天训练、晚上复习,取得了军事比武第二名,竞聘上岗也同时通过。由于文化素质较高,全班民兵90%的人“一专多能”,不少人在训练革新上做出了显著贡献。老班长李彦清带着全班民兵扫土硝、熬****、制模型,先后研制出绊发子母雷、电发连环雷和震发化学雷等。为适应未来作战需要,他们受领试制打伞兵用的空中雷任务后,经过连续34次试验,由初只能上升100米,到后升腾到00多米,且能把4枚手榴弹带到空中引爆。近年来,“王杰民兵班”有30余项训练小发明、小革新被上级认可。
(来源:中国国防报 发布时间: 05-06-06 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