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舍己救人毅然扑向炸点 英雄光芒不褪色_王杰生前所在连_王杰烈士网_http://www.wangjielieshi.com/
 
 
 
研究会简介   [更多]
 王杰精神研究会是以研究“王杰精神”,弘杨“王杰精神”,探讨“王杰精神”内涵与时代作用相结合为主要的职责,传播正能量。是学术性、公益性、非经营性质的社会团体组织。
  本会在邳州市委的关心支持下,于2005年8月3日成立。组织机构由部分有关领导、企业家和社会各界进步人士组成,主管部门为邳州市委宣传部。
珍贵照片   [更多]
王杰精神研究会官网,英雄王杰,王杰精神网,王杰烈士网,王杰烈士纪念馆,王杰烈士陵园徐州干休所领导陪同崔 王杰精神研究会官网,英雄王杰,王杰精神网,王杰烈士网,王杰烈士纪念馆,王杰烈士陵园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王杰精神研究会官网,英雄王杰,王杰精神网,王杰烈士网,王杰烈士纪念馆,王杰烈士陵园王杰烈士遗像 王杰精神研究会官网,英雄王杰,王杰精神网,王杰烈士网,王杰烈士纪念馆,王杰烈士陵园 66年群众纪念王杰
  您当前位置是:王杰烈士网 > 王杰生前所在连
王杰:舍己救人毅然扑向炸点 英雄光芒不褪色

发布时间:2019-7-12  新闻类别:王杰生前所在连 点击次数:1027

  1965年7月14日,工兵营地爆连5班班长王杰在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现邳州市运河镇)组织民兵实爆训练时,因炸药包发生意外爆炸,为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他毅然扑向炸点,献出了年仅23岁的宝贵生命。

  在一次对抗演习中,“王杰班”所在连队官兵发起冲锋王杰的故事,曾造了几代人的英雄情结。

  1965年7月14日,工兵营地爆连5班班长王杰在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现邳州市运河镇)组织民兵实爆训练时,因炸药包发生意外爆炸,为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他毅然扑向炸点,献出了年仅23岁的宝贵生命。

  人们在整理英雄的遗物时,发现了十多万字的日记,而日记中的每一句话,似乎都印证着这位年轻士兵不同寻常的思想境界:“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是理想;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是幸福”……

  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危险时刻敢于舍弃自己的生命,保护更多的人,这样的英雄永远值得回顾和怀念!

  ,在王杰牺牲所在地江苏邳州,他的墓碑依旧庄严肃立;,在王杰生前所在部队第71集团军合成某旅,他的名字依然被日日呼点。

  英模档案

  王杰

  1942年出生在山东省金乡县城郊乡华堌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61年8月,王杰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济南军区装甲兵某部工兵一连当战士。196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王杰烈士生前是济南军区驻江苏徐州某部工兵一连五班班长;1965年7月14日,在一次训练中为掩护民兵而英勇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被救者

  不能愧对 “第二次生命”

  江苏省邳州市,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绕城而过。

  沿着市中心主干道直直向前,路尽头一个接近90度的急转弯处,座落着修葺一新的王杰烈士陵园。陵园入口处左手边,伫立着王杰牺牲地纪念碑;陵园正后方,王杰墓被一片苍翠的松柏环绕。每年清明节,都是李彦清忙的时候。尽管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他依然早出晚归,给来自各地的人们讲述王杰的英雄事迹。17年4月4日,清明节,78岁的李彦清老人又一次如约来到王杰烈士陵园。

  “1965年6月,我担任张楼公社民兵地雷班任班长。王杰牺牲时,我亲眼目睹了他扑向爆炸点的壮举。”作为王杰用生命救下的12人中的一员,李彦清说,是王杰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仿佛是一种巧合,更是一场悲剧的再现。1973年5月,不幸的事件再次重演--在带领戴庄李圩民兵进行地雷实爆演习中,为保护一名女民兵,在排除哑雷的危险时刻,李彦清像当年救命恩人王杰一样,毅然扑向炸点……

  万幸的是,这次他活了下来,不过自此双目失明,被评为“一等甲级残废”。生活,对活着的英雄而言,有时甚至比牺牲的英雄还要艰难。李彦清伤愈后,一度面临着从未经历过的生活磨难:白天,妻子下田,他尝试生火做饭,铁锅被烧红后点燃了锅盖,幸亏村民发现滚滚浓烟后及时赶来,才未酿成更大灾祸;不久,他6岁的儿子又摔断了胳膊住院,妻子在医院陪护期间,小女儿又因高烧引起并发症不治身亡。

  “闺女啊,都是因为爸爸的眼睛,才断送了你的生命。”痛苦至极的李彦清紧紧抱着女儿的遗体,两天没说一句话,没吃一口饭。接踵而至的打击和不幸面前,李彦清的心在滴血,一度想以自杀结束生命。“那些日子里,我让人搀扶着一次次来到王杰墓前,久久伫立。我想,王杰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我们的生命,我不能愧对英雄给我的‘第二次生命’,我还有头脑、手脚、嘴巴,我要像英雄王杰那样,不怕死,更不能怕苦……”在家人和各级组织的帮助安慰下,李彦清从基本的生活自理开始,渐渐走出消沉。

  失去光明的日子里,在王杰精神的激励下,他战胜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摸索出一种独特的盲写方法,几十年来写下了100多万字的日记和心得体会。同时,他还竭尽所能继续宣传王杰精神,担任王杰事迹义务演讲员,先后为部队、学校、机关、企业、农村作报告3000多场次,听众达数百万人次。“有个中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给我写信,我写了一首小诗鼓励她:山有起伏河有弯,人生道路不平坦;失败乃是成功母,振奋精神再登攀。经过几次书信沟通,小姑娘彻底打消了厌学的念头,后来顺利考上了大学。”戴着墨镜的李彦清常常为自己在黑暗中还能为别人带去一丝光明、作出一点贡献感到高兴。

  李彦清说,当年被王杰救下来的12人中已有3人病故,但每年的清明节和7月14日——王杰牺牲的日子,他和健在的几个人都会相约到王杰墓前走一走、坐一坐。“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还记得王杰,还在学习王杰,说明英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有了这种精神,什么困难都能克服、都能战胜。”早已看不见这个世界的李彦清摸索着拉着记者的手说,自己至今记得王杰生前的模样,“他个子不高,热情开朗……”

  那一刻,老人双手颤抖,声音哽咽……

  王杰班:

  “两不怕”精神历久弥新

  王杰班,一个以英雄王杰命名的光荣集体。1965年11月27日,王杰牺牲4个多月后,他生前所在班被国防部命名为“王杰班”;15年,王杰牺牲50周年之际,他生前所在连队被原南京军区授予“弘扬‘两不怕’精神模范连”荣誉称号。

  从班到连,跨越时空的两次授称,彰显的是英雄精神的接力传承和历久弥新。多年来,这样的场景从未中断:连队每天晚点名都个呼点“王杰”,每周都安排作为“学习王杰日”,每月都会检讨学王杰的得与失……官兵们始终把弘扬优良传统、当好王杰传人作为军旅人生的必修课。

  地爆专业被形容为“守着火药桶作业”,时刻面对生死考验。在王杰生前所在连队采访时,记者见到了被誉为“孤胆排爆王”的班长孙建硕:入伍十多年,他先后40余次执行排爆任务,战友们都说他是“常在鬼门关考试”的英雄。

  一次夜间实弹演习,有3发未爆弹急需排除。当时,地域环境生疏、能见度很低,新弹种排爆风险很大。危急关头,孙建硕习惯性地个站出来请战。然而这一次,连队指导员张威却犹豫了:他知道,孙建硕的妻子再过两个月即将分娩,这个时候出不得任何情况。“指导员请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孙建硕态度坚决,再次请战。得到批准后,他带领两名战士来到排爆现场,靠着平时积累的经验,准确找到了3枚哑弹的位置,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一一挖出来,放在装有沙土的木箱里。

  转移哑弹的过程同样危机四伏。夜黑如墨,山路崎岖,荆棘丛生,孙建硕用腿夹、手抱、身子顶,死死固定住弹体。一直战斗了近4个小时,才将炮弹运送至集中销毁点。随后,他们借着微弱的车灯,先用电雷管、炸药制作了起爆器,再小心翼翼地靠近炸弹,用胶带将起爆器缠绕在弹体上,稳稳接好线,撤离……随着“轰、轰、轰”几声巨响,哑弹被成功诱爆,现场炸出一个深3米、直径约4米的大坑。

  代代相传 英雄光芒不褪色

  红色记忆

  谈及王杰牺牲时,时任张楼公社民兵地雷班任班长的李彦清说:“我亲眼目睹了他扑向爆炸点的壮举。”当年被王杰救下来的12人中目前已有3人病故,但是每年的清明节和7月14日--王杰牺牲的日子,李彦清和健在的几个人都会相约到王杰墓前走一走、坐一坐,“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还记得王杰,还在学习王杰,说明英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有了这种精神,什么困难都能克服、都能战胜。”早已看不见这个世界的李彦清说,自己至今记得王杰生前的模样,“他个子不高,热情开朗……”

  “王杰班”新兵

  危险时挺身而出

  作为英雄的传人,类似孙建硕班长的故事,在“王杰班”这个英雄的集体里还有很多很多。“比拼面前争、苦累面前不皱眉、生死面前豁得出”是连队传承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铿锵口号,更是一茬茬官兵的自觉行动。实兵对抗,主动担负主攻方向的扫残破障任务;重难点课题攻关,负责难度大的新课题海上通路标识;实弹射击考核,率先打响“炮”为兄弟单位提供数据……

  多年来,连队始终把超越自我、强于对手作为练兵精武的根本标准。“在王杰班整整3年,收获大的是对吃苦的认识。”王杰班副班长王超说,这种苦不是说多努力、多干了是辛苦,而是要干的比别人多得多,总有一种不满足的感觉才叫吃苦。翻阅厚厚一册连史,他们的每一份胜利捷报都闪耀着血性的光芒——

  在王杰精神激励下,无论是在炮火硝烟的战场,还是在抢险救灾一线;无论是面临生死考验,还是面临得失选择,全体官兵始终以“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战斗血性,用青春、热血和生命把“两不怕”精神旗帜高高擎起。

  在王杰精神激励下,近10年来,连队年年是“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共摘取旅以上比武0多枚奖牌,创造保持专业29个课目中19项纪录,100多人次被旅以上评为训练标兵。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改革的大幕徐徐拉开。16年9月,连队迎来又一批新兵。那天,在参观完连史馆后,祖孙三代从军的列兵房宛松心潮澎湃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当兵要像王杰英雄那样,危险时刻挺身而出,做一名对国家、对军队、对社会有用的人,假如明天上战场,我希望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烈士纪念碑上……”

  “王杰精神”宣传员

  人人都为社会做点贡献

  让我们把视线再次转向那片解放战争时期“用小推车推出淮海战役胜利”的江淮大地。在邳州,除了李彦清老人,还有这样一位普通而不平凡的市民与王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几十年如一日宣扬王杰精神,策划成立了一家“王杰精神研究会”……

  他叫汪春恩,王杰精神研究会会长,今年68岁。年轻时,一心崇拜王杰、向往军营的汪春恩曾多次报名应征入伍,却因种种原因未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身怀木工手艺的汪恩春只身来到县城做家具,成为当时稀有的“万元户”。汪春恩渐渐富了,儿时的军人梦却不甘罢休,于是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拥军之路。这条路,他一走是30多年——

  每年新兵入伍,他都要购买一批书籍、钢笔、笔记本等物品送给新兵,勉励他们努力学习,早日成为一名合格军人;

  每年夏季民兵训练期间,他都会买来毛巾、肥皂、汗衫等送给王杰民兵班,鼓励他们苦练本领,做英雄的传人、创业的带头人;

  每年春耕秋收时节,他都会主动和王杰民兵班一起,为烈属、伤残军人以及特困户送化肥、面粉和农资用品等。

  为了自己的军旅梦,他甚至把两个儿子先后送进部队,参军服役,为国效力……他说,自己这些年所做的这一切,都源于内心那颗红色的种子:王杰。

  “王杰英雄是为了救邳州人民而牺牲的,英雄也安葬在邳州。你说,我们邳州人不带头学习王杰、宣传王杰,能说的过去吗?”拿着那本耗费了他很多心血才编写完成的《王杰精神代代传》一书,王春恩一边讲解,一边感慨。厚厚一册书,大红的封面如簇动的篝火,让人心生暖意、倍感敬意。

  05年8月,汪春恩策划成立了邳州“王杰精神研究会”,经常深入到大中院校宣传王杰精神;07年,他在徐州全民国防教育委员会的支持下,开展性有奖征文“王杰精神伴我行”活动,收到来稿5000余份,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08年,他自费办起了双拥展室,以鲜活的事例展示军民鱼水深情和王杰事迹;12年,他个人出资建立“王杰精神研究会官方网站”,63岁的他从零开始学习电脑知识,亲自维护更新……不过,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汪春恩学习英雄、宣传王杰的行为也常常让一些人觉得有些“另类”:几十岁的人了,拥军也没什么回报,上级又不拨款,还耽误做生意,你这叫不务正业。劳神伤财,图个啥?……

  虽然颇感无奈,汪春恩还是作了回应:“我当初拥军没想图啥,每个人都应该多想着为社会做点贡献。王杰精神是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研究王杰精神也是我人生的精神支柱。”可喜的是,多年来,在学习英雄的道路上,汪春恩并不孤单。,英雄王杰早已成为江苏徐州和邳州的品牌:“王杰储蓄所”“王杰中学”“王杰派出所”等以王杰命名的单位如雨后春笋涌现,“万名警察学王杰”“军地共话‘两不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长年不断……

  一代又来,一代又去。即便生活被庸常的日子填满,人类依然需要英雄,需要精神。英雄不会远去,精神生生不息。英雄王杰,人世间一束永不褪色的精神光芒。


 
发表评论】【打印新闻】【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王杰精神研究会官网    王杰精神网    王杰烈士网    英雄王杰    王杰烈士陵园    王杰纪念馆   
www.wangjielieshi.com   地址:江苏邳州王杰干部学院 联系电话:+86-0516-81586868  E-Mail:wjjsyjh@163.com 技术支持: 邳州慧网
王杰烈士网关键字: 王杰精神研究会官网 - 英雄王杰 - 王杰精神网 - 王杰烈士网 - 王杰烈士纪念馆 - 王杰烈士陵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