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读王杰日记,我们了解到,年轻的王杰通过对理想、幸福等根本问题的思考,指出人生的价值。的《践行王杰精神
争当时代先锋》专栏,共同来关注王杰的“人生四问”。
王杰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是理想。什么是前途,革命事业是前途。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是幸福。什么是痛苦?人痛苦的是失去人民的信任和为人民工作的机会。王杰同志的这“人生四问”,实际上是对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合格党员的反躬自省。

王杰精神研究会会长汪春恩说:“他写‘四问’,是把为了党,为了革命事业作为一生的追求,‘四问’坚定了他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事实上,这“人生四问”始终拧紧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思想“总开关”,
这些朴实而又内涵丰富的日记,记录了英雄成长的光辉历程,映照着英雄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执着的坚守。

中共邳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姜振安说:“他做出这么伟大的壮举,原因在什么地方?在于他平时的日记当中,他一直践行着自己的思想认识。”
当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每位党员干部都要深入思考,要做什么事、怎么去做、如何做成,尤其是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公与私等问题。

王杰民兵班任班长李彦清说:“我想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远大的希望,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风格道德、品质。”
在新常态下,作为新时期的广大党员干部都要把“人生四问”同自己的思想、工作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运河中学北校区高一年级组主任王健康说:“结合王杰精神的四问,作为教师,什么是幸福?让家长满意,让更多的学生进入理想的高校,是我们做老师的幸福,什么是理想?让孩子有健全的人格,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这是我们的理想。”
市民石林觉得:“应该是默默的奉献,不求名不图利,在工作上不提条件,即使有了成绩,也要不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