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王杰精神
滕富生
少年时代的我和许多小伙伴一样,都非常崇拜英雄,时刻把黄继光、董存瑞当作自己的偶像。有时我和同学在一起讨论,自己长大了一定当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部队的革命大熔炉里摔打。
英雄王杰牺牲那年,我还在读小学。
那天早操时,老校长一脸的沉痛,他拿着一份《徐州日报》,向准备做早操的全校同学宣读了关于王杰同志为救民兵壮烈牺牲的消息。顿时,空气像凝结了一样,虽然我们那时还不知道王杰是谁,但他的事迹却令人感动的热泪盈眶。此后,我们学校也和全市各行各业一样,迅速掀起了学习王杰同志“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革命精神的高潮。
要说不怕死,我们当小学生的还没有多少概念,但王杰不怕苦的精神,却时刻激励着我们学习的热情。通过学习《王杰日记》,同学们一改过去学习不刻苦、不团结的陋习,在学习中结成了许多“一帮一,一对红”的“对子”,使班级的成绩由一般化很快超居全校同年级第二位。老师非常高兴,他因势利导,不断用王杰精神鼓励大家好好学习,做国家的有用人才。一次写作文,老师命题为《你心中的英雄应该是个什么样子》,顿时,班上乱作一团,有说黄继光是个大英雄,有所董存瑞是个大英雄,也有说雷锋应该是大英雄,因为王杰是近出现的大英雄,所有他的呼声高,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老师问:“为什么王杰是个大英雄?”班长个回答:“他用生命保护了别人!”“王杰喜欢帮助别人,是雷锋式的战士,是大英雄!”许多同学都赞成,鼓掌。而我却没有跟着大喊大叫。老师觉得奇怪,说:“你是班上 学习委员,发表一下看法。”我这样回答:“王杰之所以成为英雄,是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老师对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在作文里,我写道:王杰同志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前进。尤其令我感动的是王杰同志能够正确对待人生,从他的日记里,可以看出。我喜欢是他的“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活要活得有意义,死要死得有价值。活在世界上不能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要像黄继光、董存瑞、雷锋那样,把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献给人民壮丽的事业——共产主义。死要死得有价值,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死得其所,死得光荣。”这篇日记。
我的作文被老师当作范文阅读。同学们也都认为我看问题比较,说王杰才是真正的大英雄。
可惜,我们当兵的愿望没有实现,而是去了农村插队。临行之前,母亲为我打点行装,我带走的读物是《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和《王杰日记》,在乡下参加劳动很辛苦。干活累的不行时,我翻几页书调剂一下精神压力。那时,我经常用王杰的“两不怕”精神鼓舞自己正确对待“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后来,知青返城,我进了铁路,当上工人,但是王杰精神我没有丢弃。周总理书写的王杰日记““座座高山耸入云,我们施工为人民,不怕工作苦和累,愿把青春献人民”的宣传画一直是我的爱。令我痛心的是因后来搬了几次家而遗失,使我好长时间无法接受。但是,这一切并不影响我对英雄的怀念和英雄精神在我思想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入党后,车站党委每年“七一”建党日,都要组织党员到王杰生前所在部队的王杰事迹陈列馆参观,并在陈列馆前重温入党誓词。可以说,永不褪色的王杰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仿佛我们又回到了那个轰轰烈烈的火红年代,使我们在和平环境里全身心的投入事业,为铁路的运输提供了充足的精神保障。活动受到广大党员和青年入党积极分子的欢迎,一直到现在,这项活动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