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精神--永恒的精神丰碑
王 顺 蒋洪涛
岁月无痕,精神如碑。
历史不会忘记,四十二年前的7月14日。装甲兵某部工兵营地爆连班长王杰奉命到江苏省邳县张楼乡组织训练民兵,****发生意外爆炸,紧急关头,王杰毅然扑向炸点,用身体掩护了在场的12名官兵和人民武装干部。王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壮歌。
从此,一个伟大的名字--王杰,像春雷一样响彻神州大地。一句名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成为永恒的战斗精神。经过四十二年风雨洗礼,当年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充分肯定的"两不怕"精神,依然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两不怕"精神,是王杰精神的本质反映,是战斗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军战斗力的重要源泉。回顾我军的战斗历程,哪一次冲锋不充满着"两不怕"的豪气,哪一次胜利不闪耀着"两不怕"的光辉!正是"两不怕"的优良传统,培育出王杰这样的英雄战士;正是像王杰这样的英雄战士,进一步丰富了"两不怕"精神的时代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两不怕"精神不仅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而且是我军英雄辈出的重要因素。
"两不怕"精神之所以能穿越历史,超越时空,显示出永恒的生命力,根本原因是它集中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的基本要求,体现了革命战士应有的政治觉悟、高尚品德和人生追求,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刻回答了革命军人为谁活着、怎样活着,为谁当兵、怎样当兵的问题。在新世纪新阶段,大力弘扬"两不怕"精神,对于坚定官兵的政治信念,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对于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对于锤炼过硬的战斗作风,提高官兵综合素质,履行好新的历史使命,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弘扬"两不怕"精神,要像王杰生前所在连那样,有一股铁心跟党走的志气。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也是"两不怕"精神的源头活水。军魂聚兵心、励兵志、鼓兵气,军魂意识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兵心凝聚在党旗下,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弘扬"两不怕"精神,要像王杰生前所在连那样,有一股争创的勇气。"两不怕"精神,是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精神,是压倒一切敌人、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精神,是奋发图强、争先创优的精神。它不仅是一种觉悟,也是一种能力和素质。自古战场无亚军。平时勇创,战时方能稳操胜券。王杰生前所在连之所以"见争,见红旗扛",原因在这里。
弘扬"两不怕"精神,要像王杰生前所在连那样,有一种敢打敢拼的士气。"战争年代过硬靠拼杀,和平时期过硬靠拼搏"。有没有敢打敢拼的精神,是衡量"两不怕"精神的重要标志。带兵带士气,强军强精神。只有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摔打磨练,才能把部队锻造成无坚不摧的打赢利剑。
弘扬"两不怕"精神,要像王杰生前所在连那样,有一股不怕牺牲的豪气。要奋斗会有牺牲。不怕牺牲在战时是勇于献身,在平时是甘于吃亏。"胸有一盘棋,吃亏也愿意"。有了这样的自觉,无论在生死考验面前,还是在利益考验面前,我们都能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的答卷。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两不怕"精神之于军人,犹如钙质之于身体。军人的职责需要"两不怕",军人的价值在于"两不怕",军人的光荣源于"两不怕"。让"两不怕"精神发扬光大,我们一定能肩负起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