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铸就辉煌 赶超发展谱写新篇_研讨交流_王杰烈士网_http://www.wangjielieshi.com/
 
 
 
研究会简介   [更多]
 王杰精神研究会是以研究“王杰精神”,弘杨“王杰精神”,探讨“王杰精神”内涵与时代作用相结合为主要的职责,传播正能量。是学术性、公益性、非经营性质的社会团体组织。
  本会在邳州市委的关心支持下,于2005年8月3日成立。组织机构由部分有关领导、企业家和社会各界进步人士组成,主管部门为邳州市委宣传部。
珍贵照片   [更多]
王杰精神研究会官网,英雄王杰,王杰精神网,王杰烈士网,王杰烈士纪念馆,王杰烈士陵园徐州干休所领导陪同崔 王杰精神研究会官网,英雄王杰,王杰精神网,王杰烈士网,王杰烈士纪念馆,王杰烈士陵园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王杰精神研究会官网,英雄王杰,王杰精神网,王杰烈士网,王杰烈士纪念馆,王杰烈士陵园王杰烈士遗像 王杰精神研究会官网,英雄王杰,王杰精神网,王杰烈士网,王杰烈士纪念馆,王杰烈士陵园 66年群众纪念王杰
  您当前位置是:王杰烈士网 > 研讨交流
砥砺前行铸就辉煌 赶超发展谱写新篇

发布时间:2015-2-5  新闻类别:研讨交流 点击次数:246

砥砺前行铸辉煌赶超发展谱写新篇 

                ——王杰家乡山东省金乡县科学发展纪实

王尊广 梁伟 魏海龙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辛勤耕耘,一路春华秋实。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金乡县在英雄王杰精神的鼓舞下,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金乡,这个座落在鲁西南大地上的小城,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以“敢于反思传统,敢于突破常规,敢于挑战不能”的强势心态,谱写了一篇科学发展、赶超发展的辉煌篇章。

08年,全县上下再次发出了“倡树王杰精神,以英雄精神提振士气,再创辉煌”的号召,掀起了大发展、大建设的热潮。这是金乡综合实力上升快的一个时期,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4亿元;地方财税收入11.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2.5亿元。科学发展排名由济宁市的末位连续进位赶超,12年、13年连续两年蝉联济宁市综合考核第二名;12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考核,金乡从114位跃升至40位,前移73个位次,进位幅度全省……这些数字共同见证了金乡的“飞跃”奇迹。

这些年也是金乡获得各项先进荣誉多的一个时期,中国诚信之乡、中国大蒜之乡、中国辣椒之乡,中国具投资潜力县、中国具发展潜力县、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中国美休闲小城,中国新型煤基化工产业基地、中国化工园区强,金融生态文明县、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山东省长寿之乡……一张张闪亮的“名片”纷至沓来。

优化发展路径,引领金乡一路高歌勇向前

从一些欠发达地区发展实践可以看到,欠发达县往往受区域位置和经济布局影响,造成一时落后,但只要突破遏制瓶颈,积蓄一定势能后,同样能够赶超发展,而且具有后发优势。近年来,在发展环境并不宽松、可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金乡县科学审视发展大势,紧密结合金乡实际,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不断丰富发展思路布局,逐步调高发展目标定位,形成了人心思进、跨越赶超的强大合力。

09年,针对经济排名全市垫底的实际,金乡县鲜明提出“全党抓经济、突出抓工业、重点抓项目”,全力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战略,打响经济突破攻坚战。11年,在发展框架初步拉开的情况下,该县按照“全党抓经济、全力抓工业、全心惠民生、全民促和谐”的思路,提出加快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并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12年,放眼周边、置身全市全省,该县又提出致力突破“六大板块、九大产业,建设鲁西南经济强县、冲刺全市发展方阵、挺进全省县域发展60强”的目标,力求把金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13年,在成功跻身全市县域发展方阵后,这个县又把目标聚焦到打造亮点、塑造精品上,提出推进实施“三二一”工程(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大战略”,两区同建、生态金乡“两大亮点”,民生改善“一大目标”),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新的增长极。今年,金乡县又积极抢抓山东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的机遇,瞄准鲁西60个县市区,依据业已形成的基础优势,提出了产业升级当先行、城镇建设当典范、生态治理当标兵、社会和谐当首善“四个争当”的思路布局,狠抓经济社会发展“双百工程”,全力争做鲁西县域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排头兵。

据悉,近日,金乡县又专题召开了高规格的产业园区发展提升动员大会,依托业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加速三大工业园区、镇街产业园区和农业、文化旅游等系列专业园区提档升级步伐,加快产业园区扩容提质,加快主导产业扩规增效,加快产城融合互动发展,努力推动工业园区在建设形态、产业形态、管理形态上提升,集聚合力争创经济开发区。

日益优化的发展思路,不断创新的发展路径,渐次抬高的发展标杆,不仅使金乡发展目标更为明确、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更引领了金乡经济社会连年赶超发展,不断将金乡推向更高的发展层次。

展开的“城乡一体、三化并进”布局,撑起金乡跨越腾飞的坚强“骨架”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进举措。金乡县坚持将“三化”统筹融合、一体推进,以“三二一”工程为主抓手,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全力突破高端规划、项目建设、和谐搬迁、两区同建、文化生态融合五大关键环节,打破传统“三化”单兵突进局面,实现了“三化”互促联动,循环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金乡特色的“三化并进”之路,构筑起了跨越腾飞的坚强“骨架”。

高端规划,率先拉开发展大框架

科学规划是发展的先导。金乡县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按照整体性、传承性、统一性的规划理念,始终坚持以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进行规划设计,先后投资近亿元,完成了城乡发展战略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

在总体布局上,该县依托高端化工、机电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规划建设了省级金乡经济开发区、市级济宁化工园区及济宁食品园区三大工业园区,作为承载产业经济发展的主平台。

在产业配套服务上,该县按照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产城一体化理念,依托三大工业园区、商贸物流园区、羊山景区五大板块,分别布局建设金北新城、健康新城、生态新城三大县域发展次中心,实现了产业经济、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与城镇建设配套联动、互促提升、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在各大板块基础设施完全配套到位的基础上,该县又以更大力度推进板块间骨干路网、管网对接互通,加速促进资源要素流通、产业互促融合,着力打造千亿产业园区。几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近40亿元,新修改造道路2300多公里,铺设雨污、供热供气等管网728公里,板块间融合提升步伐不断加快。

科学的规划防止了低档次的开发建设,保障了经济发展的健康有序;科学的规划提升了土地价值,创造了财富;科学的规划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促进了城乡的协调发展。规划是生产力,金乡县将这个理念贯穿到了各条战线,融入到各项重点工作中,不仅拉开了县域发展框架,构筑了坚强骨架,为今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更吸引了一批批外来客商争相投资,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甚至不花钱也实现了大发展。

“双百工程”,加速经济实力提档升级的“突破口”

项目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金乡县按照一切重点工作项目化的原则,连年实施“双百工程”,全力突破项目招商、建设、运营等关键环节,确保项目快签约、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

该县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命线工程”,始终坚持招商选资、招大引强不动摇,围绕产业扩张、链条集聚延伸,全力整合资源,对接央企、国企和大型民企,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效益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13年,全县共新引进项目138个,总投资614.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0个;入驻世界500强企业1家、中央企业3家、上市公司8家;总投资1亿元的煤制乙二醇及醋酐、51亿元的凯赛生物、38亿元的黑猫炭黑、15亿元的红星美凯龙、11亿元的农产品国际物流园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签约。

“宁可少,也要好;宁可缺,也要实”。对拟落地项目,金乡县严格落实项目三级专家评审、环境评估准入等制度,大力推行“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确保所有入驻项目符合总体发展规划、符合产业发展体系、符合生态环保要求,加快构建绿色循环工业经济链条。12年以来,全县262个参评项目中,仅有135个项目通过评审,通过率仅为51.2%,严格的评审确保了项目落地质量。

对投产项目,金乡县大力实施工业升级版三年行动计划和“1351”企业培植工程,深入开展为企业“排忧解难”活动,着力解决土地、融资、供电、运行等困难问题,有力促进了民生煤化、阳光颜料、爱德华机械等企业的运营,宏大食品、鲁特电工、辉煌塑业等一批本土企业迅速做大做强,打造了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强企方阵,全县工业主要指标增幅持续位居全市前列。13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8亿元,是07年的近2.5倍,并且随着项目投产数量的增加,还会有一个“井喷式”的增长。

轰轰烈烈的项目建设,促进带动了金乡各行各业蓬勃发展,服务业、商贸物流业、建筑业、金融业等行业都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各项经济指标都实现了“阶梯式”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07年的29亿元发展到13年的75.6亿元,年均增长1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由07年的28.7亿元发展到13年的92亿元,年均增长21.4%;建筑业增加值由07年2.88亿元的发展到13年的7.88亿元,年均增长 18%,增长势头十分迅猛。

和谐搬迁,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与释放发展空间“一举两得”

城乡搬迁改造一向是困扰各地党委、政府的“老大难”问题,在各地苦苦摸索如何有效破解之时,这个问题却在金乡得到了有效解决,“老大难”已经不再难。

金乡县将搬迁改造工程作为提升群众宜居指数、扩大发展空间的关键环节,通过综合系统整治,盘活各类要素,既促进了产业经济发展,又改善了城乡居民居住质量,得到了群众的普遍理解和支持,实现了“要我拆”向“我要拆”的转变,平均每个片区搬迁时间不到天,被称为片区搬迁“金乡现象”,先后有近百个县市区前去学习交流。几年来,金乡县共完成搬迁片区67个、256万平方米,春秋、莎岭、李草庙、霄云寺等35个城乡社区顺利建设,近2万户群众喜迁新居,预计今年年底前还有文化苑、金谷社区二期等17个社区、15000余名群众将顺利回迁;银座商城、红星美凯龙、奉源金河湾等15个商业地产项目得以落地,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提升了城市建设品味,繁荣了城乡经济

告别低矮破旧的房屋,搬进崭新明亮的楼房,城市变美了,环境变好了,社区干净整洁了,配套设施更好了,休闲娱乐、工作生活都更加方便了,广大回迁群众无不露出了欢欣愉快的笑容。

“两区同建”,让群众从“候鸟式”迁徙转变为家门口“业”和“致富”

园区起来了,项目落地了,员工及家属业安置、居住生活等问题也随着而来,成为制约产业园区发展的极大阻碍。针对这些新“三化”(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容易出现的“脱节问题”,金乡县未雨绸缪,提前着手,以逆向思维突破制约瓶颈,按照产业集聚、人口集中、服务集合的理念,创新提出并强力推动镇街产业园区、新型社区“两区同建”,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城乡联动的产业体系和城乡对接的基础设施体系。目前,全县共规划社区62处、规模园区67处,已建成农村社区27处、工业型园区11处、商贸物流型园区5处、农业型园区12处、生态旅游型园区3处。同时,为让广大农民能够更好的进入城镇、留在城镇、融入城镇,充分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金乡县还全省率先研究出台了《关于鼓励全县农村居民和外来人口进城入镇购房居住业创业的实施意见》,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自政策实行以来,共吸纳各类进城入镇务工人员3万余人、购房4300余套,全县城镇化率由08年的25%左右提高到13年的40%,今年有望突破43%。

进城入镇群众既成为城镇与产业发展的建设者和分享者,也进一步增强了城镇与产业发展的活力、创造力、竞争力,加速了城镇建设与产业集聚融合发展。康桥产业园、金南产业园、化雨社区、韩阳社区等“两区同建”项目,既为周边群众提供了业岗位、增加了群众收入,也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提升了镇域综合实力,实现了多方共赢。

文化生态融合,加速迈向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文化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是金乡的优势,但长久以来都没有利用好、开发好,“守着个金疙瘩,却不知咋发展”。为了扭转困境,近几年来,金乡县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底蕴展现作为提升城市内涵的主战线,整合金乡河湖众多的资源禀赋和诚信之源的文化品牌优势,倾力打造“诚信蒜都,生态水城”。

这个县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启动实施了总投资18亿元的“九湖五河”生态湿地景区治理工程,大力推进城市园林化、道路林荫化、水系景观化,加速呈现“河湖贯通、湿地相连、城水相依、亲水休闲”的“生态水城”新形象。目前,全长40公里的绕城滨河大道一环、二环已全线贯通,千寿湖、金水湖、金鱼湖、金平湖等湿地公园形象日益显现,万福湖、长宁湖、金沙湖、金山公园等正加紧建设,建成省级水利风景区1处、市级湿地公园3处,新增景观水面15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560万平方米,新修改造城区公园、广场37处,“生态水城”形象彰显,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

着眼于全域绿化,金乡县还强力实施了大绿化攻坚会战,推动路网、林网、水网三大“绿网”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1.9亿元,造林2.5万亩。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对全县659个行政村进行美化、绿化、亮化,新建改建农村道路1470多公里,居民超过户的小街巷全部进行硬化,建成村级休闲文化广场470多个,构建起城乡15分钟生态文化服务圈。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在济宁市率先启动镇村垃圾收运新机制,建成镇街垃圾中转站13处、村垃圾收集点9600处,为全县所有村居主要街巷安装太阳能路灯2万余盏,实现了农村垃圾日产日清,镇村环境更加整洁、优美,成功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审。

平时在“九湖五河”、文化广场休闲娱乐,节假日结伴到国家4A级羊山景区游玩,已成为众多金乡人的新时尚。去年以来,金乡县先后举办了两届全民广场舞大赛,群众参与热情很高,节目编排和艺术表现都展示出了极高水平。在济宁市上半年民意调查考核中,金乡县较去年同期提升三个位次,位居全市第二位,其中文化生活指标排在全市。从金乡县大手笔的民生投入和一系列民生实事上不难看出,这个成绩是广大群众真心实意投出的,也是金乡各方面发展实际的客观反映。

据悉,该县在生态建设领域方面的一系列做法,得到赵润田、邓向阳两位副省长的高度评价,先后做出专题批示,希望在更多的地区推广,争取都像金乡一样都走上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创新“攻坚破难、干事创业”体制机制,激扬起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发展活力

几年前,有这样一种现象在金乡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在市里开会总是默默坐在后排,怕领导提问、怕与兄弟县市区交流。或许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时金乡干部队伍精神状态的一个反映。

面对精神涣散、发展困难和瓶颈制约,金乡县没有气馁,他们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全力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确保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推进,为金乡连年进位赶超提供了坚实保障。

市场化经营,破解资金瓶颈的“钥匙”

在可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金乡县牢固树立“面向市场,依靠社会”的筹资理念,运用市场手段对城市的资源、资产进行资本化运作管理,用资源换资本,以市场促建设,形成了融、用、管、还一体化融资模式,做到了政府不投入、少投入,实现了不欠新债、消化老债,走上了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几年来,该县共向上争取资金45亿元,带动各类资金投入近百亿元,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 的作用,有效破解了资金瓶颈。

这里面具代表性的应该算是金平湖景区了。随着城乡开发进程的加快,潜在的城市可用水源压力逐步增大,开发新的水源地,解决城乡群众的饮水问题,迫在眉睫。为此,他们集聚各方资源,坚持向上争取和市场化经营同步推进,仅用两年多的时间,总投资5亿多元的金平湖初步建成,不仅解决了居民饮用水源问题,还打造成为亮点景区,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对周边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

创新领导体制,凝聚合力攻坚不再“难”

金乡县创新实施县级领导“四位一体、一岗三责”工作机制,县四大班子成员不分一线二线,全部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除职责分管工作外,分头主抓主推一方面的工作。对长期性、艰巨性、全局性的工作,由县级领导牵头成立管委会、指挥部,代表县委、县政府统筹负责各项重点工作,并在全县范围内选贤任能,抽调精兵强将集中办公,凝聚起了创新赶超、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化工园区管委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两区同建”建设指挥部、金北新城建设指挥部,等等,这一个个管委会、指挥部,处在与企业、项目打交道的前线,他们在默默无闻中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任务,帮助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促进了一次又一次提升。应该说,这套领导体制是金乡赶超发展的重要基石,确保金乡无论是在全球经济危机中,还是在发展“新常态”,都能始终处变不惊,破浪前行。

完善工作机制,让干部干事创业活力竞相迸发

一支具有良好精气神的干部队伍,是决定一个地区发展质效的十分关键因素。几年来,金乡县坚持以实践创新聚合工作力量,创新推行“工作”、调度、网上督查、群众评判等一系列制度,216名县级领导、镇街和部门正副职、关键部门科室负责人,每天工作全部上网“晾晒”;坚持“不听说功看做工,不唯学历看能力”,将400余名干部跨领域放到园区、重点工程等工作一线,1余名干部到省市部门、发达地区挂职学习和离职招商,2名干部跨镇街、跨部门交流调整,打破一般干部“一个岗位干到老”和提拔干部“论资排辈顾平衡”的格局;探索实行“二线干部”一线工作机制,将近400名工作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善于处理复杂问题的“二线干部”,重新选拔到经济建设主战场,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实干铸成功,创新引领未来。纵观金乡发展,根本在于体制机制,动力源于创新改革,变化来自苦干实干加巧干,这些共同汇聚成金乡科学发展的核心力量,铸为支撑金乡持续创新赶超的重要基石。

风雨与彩虹相伴,耕耘与收获相随。六年多的时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金乡人以克难攻坚的勇气、奋勇争先的胆识、干事创业的豪情,创造了洼地崛起、后发快进、逆势攀升、赶超的发展速度,书写了一幅欠发达县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壮丽画卷,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绿色崛起之路、为民利民之路、和谐奋进之路。

回首来路,他们挥洒汗水,收获喜悦;放眼前程,他们铆足干劲,迎接辉煌。激扬砥砺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坚信,有金乡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有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有广大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广泛支持,有业已形成的良好基础,勤劳智慧、敢想敢干的金乡人,一定能够在科学发展、创新赶超的大道上同心协力、阔步向前,向着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美丽金乡奋进!

 


 
发表评论】【打印新闻】【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王杰精神研究会官网    王杰精神网    王杰烈士网    英雄王杰    王杰烈士陵园    王杰纪念馆   
www.wangjielieshi.com   地址:江苏邳州王杰干部学院 联系电话:+86-0516-81586868  E-Mail:wjjsyjh@163.com 技术支持: 邳州慧网
王杰烈士网关键字: 王杰精神研究会官网 - 英雄王杰 - 王杰精神网 - 王杰烈士网 - 王杰烈士纪念馆 - 王杰烈士陵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