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24 18:53:32 亚心网
6次荣立个人三等功;07年因受部局表彰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07年被支队评为共产党员;07年被公安部评为“消防卫士”;07年被公安部评为执勤岗位练兵“训练尖兵”。
汪澜,男,25岁,三级士官,现任新疆乌鲁木齐市消防支队五中队代副中队长。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多次受到嘉奖、评为共产党员、士兵,08年被公安部评为执勤岗位练兵训练尖兵、消防卫士,所带战斗班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
汪澜同志入伍10年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宗旨,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勤学苦练,赴汤蹈火,忠实履责,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作出了突出贡献。工作中他能够高标准、严要求的要求自己,积极进取,训练中不怕苦,不怕累,经常“热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
“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汪澜同志的业务成绩突飞猛进,在每年举行的业务竞赛中,总能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为支队、中队争得荣誉。06年在总队组织的特勤业务大比武中他带领战友们取得了3个班科目、中队团体总分名的好成绩;07年运动会上取得了个人第6的名次。
把人民的生命财产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当群众的利益受到火灾威胁时,他敢于挺身而出、勇斗火魔;当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火魔侵害时,他敢于勇往直前、舍生忘死。他说:“既然选择了消防兵这个职业,要坚决做好人民生命财产的守护神。”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以大无畏的英雄精神只身进入油罐,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的时代赞歌。
07年4月16日下午,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观园路百商集团承包的荒山绿化基地,一名工人在空油罐内刷防水涂料时感到不适,遂昏倒在油罐中,正在罐外作业的三名工友见状相继进入罐中救人,但都被罐内气体熏倒。乌鲁木齐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电话后,火速调集特勤二中队官兵赶赴现场救援。特勤官兵到达事故现场,汪澜组织人员将准备好的空气呼吸器打开后吊入罐内供氧,并稀释有毒气体。同时,凭借自己瘦小身体的优势,主动请缨配带移动供气源,由绳索吊入罐底实施救援,到达罐底后他用救援绳系住被困人的腰部和臂部,罐外救援人员一起用力拉动救援绳,通过上拉下托的方式先后将4名被困人救出了罐体,整个救援过程只用了15分钟。4名被消防特勤官兵救出的工人经医院救治已全部脱离生命危险。消防官兵英勇成功的抢救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评价。
“面对惊涛烈火,消防官兵必须智勇双全,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生命财产的‘守护神’”。汪澜总是这样提醒自己。10年的军旅生涯,磨砺了他坚强的意志,培养了他崇高的品格,一次次的灭火战斗,也给他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在08年“1.2”乌鲁木齐市德汇商厦火灾扑救过程中,汪澜同志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骨干带头作用,带领本班战士在上级领导的指挥下勇猛顽强的同火魔殊死博斗。战斗中,汪澜同志领受命令利用米登高车深入德汇二期A段东北侧进行搜救被困人员,深知火场温度高的汪澜同志,不顾天气的寒冷,用水浇透战斗后服进入楼内,因为楼内温度过高,浇在衣服上的水在烈焰下烘烤下一次次化为水蒸汽,但是汪澜同志始终在坚持,经过与大火的较量,终汪澜同志从大楼窗口和平台救下2名被困群众。
战斗到第二日,体力消耗到极限的汪澜同志,又在大队政委兰灿的带领下,进入德汇大酒店并从内部由宾馆三层至十三楼逐层扑救火灾,他不顾危险,每到一层把火势控制住,打开东侧和西侧的客房,把玻璃打开排烟,直至下午18时30分任务结束,才将德汇宾馆成功地保护下来。此时的汪澜同志身体严重透支,但是,作为班长、党员的他,却没有退缩,没有喊累,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里,汪澜一直和战友们奋战在灭火的线,齐心协力,终将大火扑灭。
在奥运安保期间,为了保证奥运期间的消防安保工作的顺利完成,汪澜每天上午对所管核、化器材进行仔细再仔细地检查,并反复进行试验,下午负责检查辖区内的消防火栓,由于都是地下消火栓,下井检查试压、照相登记录入,在十多天的时间里,他把辖区的一百三十六个消火栓全部检查完毕。在奥运圣火传递到新疆境内和奥运会开幕式部队进入一级战备时,汪澜按照要求,和战友们着防化服坐在车库内备战,每天下来,衣服里都灌满了汗水,可他们却纹丝不动。
汪澜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道:“消防官兵们无悔于血与火的洗礼,无悔于生与死的考验,是因为这身橄榄绿的军装,是因为对祖国的无限的忠诚,对人民的执著和真爱。”
汪澜同志是这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十年如一日,舍小家、顾大家,立足本职,敬业奉献,无私无畏,一直默默地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奉献着,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他没有丝毫怨言,没有丝毫后悔,有的只是对工作的痴迷和对亲人的愧疚。汪澜因工作需要,现在已调入五中队担任代副中队长一职,但是他知道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消防兵,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