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班”:“两不怕”精神的时代传承_媒体报道_王杰烈士网_http://www.wangjielieshi.com/
 
 
 
研究会简介   [更多]
 王杰精神研究会是以研究“王杰精神”,弘杨“王杰精神”,探讨“王杰精神”内涵与时代作用相结合为主要的职责,传播正能量。是学术性、公益性、非经营性质的社会团体组织。
  本会在邳州市委的关心支持下,于2005年8月3日成立。组织机构由部分有关领导、企业家和社会各界进步人士组成,主管部门为邳州市委宣传部。
珍贵照片   [更多]
王杰精神研究会官网,英雄王杰,王杰精神网,王杰烈士网,王杰烈士纪念馆,王杰烈士陵园徐州干休所领导陪同崔 王杰精神研究会官网,英雄王杰,王杰精神网,王杰烈士网,王杰烈士纪念馆,王杰烈士陵园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王杰精神研究会官网,英雄王杰,王杰精神网,王杰烈士网,王杰烈士纪念馆,王杰烈士陵园王杰烈士遗像 王杰精神研究会官网,英雄王杰,王杰精神网,王杰烈士网,王杰烈士纪念馆,王杰烈士陵园 66年群众纪念王杰
  您当前位置是:王杰烈士网 > 媒体报道
“王杰班”:“两不怕”精神的时代传承

发布时间:2014-2-11  新闻类别:媒体报道 点击次数:225

“王杰班”:“两不怕”精神的时代传承


 

胡伟 周林 戴强

11年10月日09:05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QQ截图170807095243.jpg            

                        专业训练你追我赶,个个都是小老虎(张军 摄)

   

    在人民解放军的编制序列中,班是小建制单位。然而,有这样一个班,因年年创造不凡成绩而闻名全军。他们是用青春和生命实践“两不怕”精神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王杰生前所在班——南京军区某装甲师“王杰班”。


  这个班人人过硬,从班里走出的234名战士人人立功受奖,个个是技术能手。其中,92人入党,37人提干或考入军校,27任班长都是训练标兵,110人取得自学考试大专以上文凭;


  这个班事事过硬,2次参战,38次参加团以上重大演习,14次参加国防和地方重大施工,10次抗洪抢险,7次扑灭火灾,127次成功排爆除险,在师以上比武中共夺得261块奖牌,是名副其实的“班”;


  这个班长期过硬,49次受到军、师以上组织的军事训练、教育管理、后勤生产等各类表彰,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4次、集体二等功15次、集体三等功27次。


  建党90周年前夕,王杰作为“双百”人物中共产党员,先进事迹被媒体广为宣传。王杰牺牲46年之际,记者走进“王杰班”这个战斗集体,追寻“两不怕”精神穿越时空的足迹,感悟“两不怕”精神的时代魅力。


  砥砺打赢精兵


  46年前,王杰训练刻苦,入伍一年多考上特级技术能手。“王杰班”战士时刻以老班长为榜样,把传承“两不怕”精神向打赢未来战争聚焦。


  作战任务在变化,“两不怕”精神在延伸——07年8月,刚上任的第26任班长申庆稳,代表全连备战集团军专业比武。比武项目中,他的“集团装药”较弱。这个课目拉绳打结是关键,要求快速、准确、牢固。为提高速度精度,申庆稳摸索出“抽拉结合捆包法”,速度明显提高,但对手指伤害很大,每抽拉一次,捆扎绳和手指都会快速摩擦,几遍练下来,10个手指头有8个被磨破,像火烤一样疼痛。


  申庆稳在成千上万次训练中,手指上的皮肤一遍遍磨去、结痂,再磨去、再结痂。这样,他的技能突飞猛进,终以高出第二名一截的成绩刷新了集团军的纪录。


  茧厚、疤多、脸黑、迷彩服破,是“王杰班”战士形象的写照,也是他们的“特色名片”。战士们素以“不怕苦、苦不怕、怕不苦”远近闻名。


  10年4月,上级组织战术考核,副班长汪雷以慢0.2秒的微弱成绩屈居第二。汪雷当场流泪了,事后多次加班训练。有的战友问他,你已达到标准,还较什么劲?汪雷回答:身在“王杰班”,人人都要有争、创的志气。


  凭着这股英雄气,“王杰班”战士军事训练个个过得硬,在师以上比武中摘取261块奖牌,21次刷新集团军纪录。然而,他们从不以“班”而陶醉,而是把目光瞄准未来战场,在准战场上砺精兵。


  去年8月,在参加上级组织的演练中,“王杰班”的任务是开辟通道和炸点显示。显示点分布在两个山头、300多平方米的作业区,地形复杂,点位密集,危险性很大。


  为确保演练准确无误、万无一失,他们每天凌晨3点钟起床,背着沉重的****、竹签、导火索和其他作业工具上山,打着手电,一炮一炮地固定竹签、放好****,再拉起导火索。


  整场演习,“王杰班”战士每天工作都在10小时以上,先后削制竹签17000多根,埋设炸点3000多个,消耗****00多公斤,保证了每个炸点精准显示。


  46年来,他们先后参加团以上组织的演习38次,次次出色完成任务。军委领导称赞他们“个个都是小老虎”!打造钢铁硬汉


  这是一场没有销烟的攻坚恶仗——


  一次,接到支援驻地故黄河清淤工程任务后,“王杰班”战士在施工中,个个像上足了劲的“发条”,哪里任务艰巨,哪块骨头难“啃”,战斗在哪里。


  在突击一段恶臭扑鼻、黏稠无比的淤泥地段时,“王杰班”战士展开了背淤泥包竞赛。一时间,呐喊声、口号声响成一片,人人变成了“泥猴”。


  经过3个昼夜激战,又臭又脏的地段被彻底清理干净。他们的战斗场景深深感染了周围的市民,有的鼓掌,有的竖起大姆指,称赞“‘王杰班’的兵,是不一样”!


  “王杰班”战士整天跟地雷、****打交道,被称为“与死神近的人”。他们不仅在14次抢险救灾、劳动施工中,专挑硬骨头啃,干在险处;在127次排除废旧炮弹、爆破施工和哑弹销毁等险重任务时,更是舍生忘死、冲锋在前,凭借过硬的技能和心理素质,次次化险为夷。


  这是一次生死较量——


  几年前,一所学校在施工时,发现了47枚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炮弹,有的弹体已经开裂,火药清晰可见,随时有爆炸的可能。


  紧急时刻,地方公安部门想到了正在此驻训的“王杰班”。请示上级后,班长赵玉刚带领4名战士火速赶到。考虑到地销毁会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他们在认真勘察和辨别后,决定转移销毁。


  炮弹引信稍有压力随时可能爆炸,危险时时存在。5名战士先把炮弹小心翼翼地挖出来,装在垫着沙土的木箱里,一步一挪地向山脚下走去,不到600米的距离足足走了1个小时。到达销毁点后,他们挖坑、敷线、给每枚炮弹捆绑好****,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47枚炮弹全部销毁。


  在场的校长激动地对学生说:“什么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王杰班’这些钢铁硬汉的行动,是活生生的教材!”


  培育“现代化王杰”


  27年前,数学泰斗华罗庚参观“王杰班”时,勉励战士们立志做一个“现代化王杰”。


  “高铁”时代需要过硬的科技素质。“王杰班”战士牢记华老的嘱托,自觉践行王杰老班长勇闯新路的精神,带头钻研新装备、巧练新技能,果敢步入现代化的“雷场”,在开拓创新中给“两不怕”精神插上腾飞的“翅膀”。


  几年前,连队刚装备某新型火箭扫雷车时,既没有配套的教材和教案可遵循,也没有现成的经验来借鉴,新装备一时成了块“烫手山芋”。“王杰班”决定攻下这一难关。


  一个班只有几名普通战士,也敢向权威“叫板”?有人感到不可思议。但“王杰班”不“迷信”教材,积极探索论证,多次向军地院校专家和部队业务部门请教。经过2个多月的探索,他们先后攻克13道难关,编写出《操作与使用手册》和14份教案,成为连队训练的基本依据。


  为改变人多车少难全员实装训练的矛盾,“王杰班”还发挥集体智慧,经过上百次试验,研制出与实车操作方法完全相同的“模拟扫雷车”,使该装备当年列装当年形成战斗力。这项革新参加全军训练器材成果展,获得“全军军兵种科技成果革新奖”。


  上等兵姜楠,入伍前是浙江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通讯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对圆形构件爆破的训练中,见配发的专业教材上的测算公式较为复杂,他几经琢磨,推算出简便测算法,使原来需要2分钟的测算过程,减至30秒。


  开始,身边的战友不敢相信。“这可是04年总参军训兵种部颁布的公式,你一个战士别是异想天开吧!”可连队和班里战友不这样看:基层官兵离实践近,对问题也有发言权;对待大学生士兵,要努力搭建平台,让他们把知识优势转化为战斗力生成新的增长点。


  实践有说服力。用姜楠的办法测算出的装药量,和教材上的几乎没有差别,效果相同。这下,战友们被震住了。姜楠的推算法,还被大伙命名为“姜氏爆破法”。


  勇于攻关敢创新,小兵也有大作为。近年来,他们先后革新出“数字探雷器”、“地下装药爆破教学模拟器”等多项训练器材,其中7项成果被总部和军区推广,4项获得总部和军区的革新成果奖。


  “王杰班”躬身实践“两不怕”精神,不仅让战士在训练革新上成为佼佼者,在战法训法探索上也成为闯将。


  08年海训,师赋予连队“水际滩头破障”课题演示任务,“王杰班”主动请缨,要求担负险难的水下实爆课目。有人提醒,这是一个全新课题,演练难度大、风险系数高,弄不好会砸了“王杰班”的牌子。


  班长申庆稳说:“怕砸了牌子,说明我们班还不过硬。作为新一代王杰传人,要敢于在险难课目上‘吃螃蟹’!”


  演练中,他们按照实战要求,科学设置复杂电磁环境,从严构筑坚固工事障碍,充分预想各种敌情动态,不仅出色完成任务,还摸索出“逆向破障”、“对进破障”等6种战法,在全师推广。


  用“两不怕”精神引领战士成长成才


  入伍即入学,退伍即毕业。在“王杰班”,大家认准一个理:弘扬“两不怕”精神,很关键的一条是要把人的素质“助”上去,引领战士成长成才。


  每年新兵一分到班里,老战士和他们一起分析政治理论、军事素质、文化基础、身体心理等状况,结合他们的个人兴趣爱好、成才需求,制定服役期间学习成才的具体计划措施;每半年,根据工作任务和学习进度,及时调整阶段目标;每年底,人人都要回顾学习情况,分析存在差距,完善成才计划。


  战士蒋克,入伍时文化不高,来到“王杰班”后,次读报,不足500字的一篇文章,他磕磕巴巴了10多分钟没读完。班里专门为他制订了学习赶队计划,明确年补完初中基础课程、第二年努力学完高中语文课程的目标,并找来了初、高中课本,买来《汉语大辞典》,指定班里两名文化基础好的战士辅导他。


  有了目标有了动力,蒋克坚持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硬是把《汉语大辞典》完整地抄了一遍。05年底,当兵满12年的蒋克带着自学考试大专文凭、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工程机械操作特级能手证书等一摞“创业通行证”,以及“全军士官人才奖”荣誉证书,满怀信心地返回了家乡。


  退伍第二年,蒋克凭借着自身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综合素质,在有众多本科生、硕士生参加的某大型企业应聘中脱颖而出,被录取后很快成为业务骨干。


  有一种精神力量,播入心田便能生根发芽,受益终生。蒋克在写信感谢部队培养时说,“两不怕”精神是培育我成长进步的“动力源”。


  战士郑巨新从小爱好船舶制造。班里根据他的志向,为他买来《卡耐基成功学》、《现代企业管理》等书籍,帮他报了经济管理学自考。郑巨新在“王杰班”聚集了创业“软实力”。退伍后,他牢记“两不怕”光荣传统,在家人帮助下投资1500万元创办一家船舶有限公司,不到3年公司产值增加了9000多万元。


  前不久,他回“娘家”与全班战友交流时感叹地说:“王杰班”虽然是部队的“小细胞”,却是战士人生起步的“大学校”。


  据统计,近10年,“王杰班”有23人取得自考大专以上文凭,37人拿到电工、机械、养殖等实用技术证书,7人被集团军以上表彰为“学习成才标兵”,12人返乡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锤炼政治品质


  “王杰班”,为什么能够46年驻立时代潮头,保持事事过硬、人人过硬、长期过硬?是什么力量使“两不怕”精神融注一茬茬战士的灵魂和血脉,历久而弥新?


  在与“王杰班”战士“零距离”促膝恳谈中,你能真切地感到,这缘于一茬茬战士始终坚持铁心跟党,始终保持了思想领先。


  战士叶大庆,父母在澳大利亚做生意,资产上千万,到部队想感受一下军营生活,“混”个当兵经历。刚到部队时,小叶经常购买零食,还让外出战友为他捎回比萨饼等食品。不到一星期因琐事4次与战友争吵,一次甚至向战友刘淳举起拳头示威。


  “低头进来的,要让他昂着头出去。一定要把他转化过来!”这样的一个“刺头兵”,被分到“王杰班”后,不到一个月像变了个人,思想也穿上了“绿军装”。


  除了组织他参观王杰烈士陈列馆,学唱《王杰的枪我们扛》,学习《王杰日记和故事选》外,班务会上,大家还引导他倾吐学习王杰精神的体会和打算,对他点点滴滴的进步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


  慢慢地,小叶有了变化。班里战友趁热打铁,轮流和他谈心,给他讲述王杰生前“节约一滴油、一寸导火索”和“利用休息时间为战友烤衣服”的故事。


  特别是在野外驻训中,叶大庆扭伤了脚时,全班战士轮流背着他走向3公里外的宿营点。趴在战友刘淳的背上,他感动得泪盈满眶。


  “两不怕”精神像汩汩甘泉,流进小叶的思想和灵魂,引领他实现精彩蜕变:生活节俭,工作训练主动,和战友关系融洽,当上了“节约标兵”,评上了“理论之星”,考上了技术能手,退伍前还光荣地入了党。


  “王杰班”战士人人都有一个“理论小书包”,里面装着年度学习计划、理论学习教材、理论知识剪贴、学习体会笔记、工作生活日记等“五件宝”,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学到哪里、实践到哪里。去年,“王杰班”人均写学习笔记在8万字以上,依托自办的“王杰班小讲堂”,人人给基层官兵授过理论课,4人被师评为“理论学习之星”。


  多年来,他们始终把“两不怕”精神作为人生道路的指明灯,哪里不亮照到哪里,先后帮32名战士解开这样那样的思想“疙瘩”,培育出83名受到各级表彰的“理论学习之星”。


  今年3月5日,“王杰班”宿舍。在连队干部见证下,杨瑞旺班长庄严地授予新战士刘佳玉、邓玉龙“王杰传人”称号。


  “邓玉龙,你是‘王杰班’第234名战士!进了‘王杰班’,事事要争先;学习‘两不怕’,困难踩脚下……”


  青春的肌体,一旦被注入理想和信仰,会焕发出勃勃生机,涌现出无穷的动力和智慧。在其他单位的战友们眼里,在“王杰班”当兵真苦真累!可大学生士兵黄振坤说,“王杰班”是一个身累心不累的快乐集体,“我一点也不觉得辛苦,心里总是很开心!”

                        QQ截图170807095252.jpg

                                新一代王杰班战士(张军 摄)


 
发表评论】【打印新闻】【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王杰精神研究会官网    王杰精神网    王杰烈士网    英雄王杰    王杰烈士陵园    王杰纪念馆   
www.wangjielieshi.com   地址:江苏邳州王杰干部学院 联系电话:+86-0516-81586868  E-Mail:wjjsyjh@163.com 技术支持: 邳州慧网
王杰烈士网关键字: 王杰精神研究会官网 - 英雄王杰 - 王杰精神网 - 王杰烈士网 - 王杰烈士纪念馆 - 王杰烈士陵园 -